close

高珍企業都是您最佳的選擇喔。訂購服務專線請洽詢 Tel: 07-7333972 、0912-164898
【台灣醒報記者范捷茵台北報導】台灣超高齡化社會即將來臨,老人日常生活仍需面對道路不平整、就業困難等問題,顯示政府因應的腳步卻不夠快速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3日發表調查指出,生活中如騎樓高低落差、就業機會不足、辦事電話語音系統過快,都讓老人難以獨立自主,是長者最不滿意的項目,急需地方與中央改善。國健署針對60歲以上長者進行「對居住城市高齡友善滿意度調查」發現,「不滿意」比例前幾名分別是,就業機會稀少、人行道與騎樓不平、缺乏候車亭、自動語音服務系統速度過快。而最令長者滿意的則是,公共運輸票價優惠、社區尊重與友善的態度、志願服務機會多、行政機關服務人員溝通方式。
邱淑媞表示,許多地方可看出社會對老人大致友善,卻不夠細膩,比方說大眾運輸的票價、設備令人滿意,但整體候車處的座椅和遮雨處有待加強;辦事人員對老人的服務態度良好,但電話自動語音系統的速度卻令老人不知所措;老人在志願服務中一展長才,想就業卻缺乏足夠機會,
邱淑媞認為,台灣2025年就會面臨超高齡化社會的挑戰,縣市與中央政府仍未充分準備,她說,把長輩者當成需要撫養、無法自主的個體,高齡海嘯來臨才真正可怕。若地方能與中央聯手合作,改善路面平整、增加候車座位、以真人取代語音服務、輔導老人就業,就可以讓老人活得獨立有尊嚴。
目前台灣老年人口超過7%,已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,而2011年正逢戰後嬰兒潮滿65歲,加上近年生育率偏低,預估2018年老年人口會突破14%,而2025年的老年人口估計占20%,等於進入「每5人就有1位老人」的超高齡化社會。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老人最嫌棄-路不平-語音講太快-052909984.html礦泉水、瓶裝水桶裝水、蒸餾水桶裝水
全站熱搜